【松和】共享书包让图书在流动中产生价值

2020-09-23 16:41:10


       图书几乎是每个党群服务中心都拥有的资源,然而整齐摆放在书架上的图书很多时候都无人问津。在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的松和社区,1190本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被放入“共享书包”后,在3年期间,借阅量达到了3040人次。
 
       松和社区的民生微实事项目“共享书包”项目诞生于2017年,为3—12岁的儿童选取好了阅读书目,书包按照不同年龄段划分,图书被装进了80个“共享书包”,被居民轮流借阅,借阅期为两周。
 
    “共享书包”项目推出后,已经从单纯的图书漂流发展为有阅读活动配套的项目,还能够吸引居民自主加入项目的管理和活动组织中。据统计,该项目有超过50%的参与者来自其他兄弟社区,甚至还有居住在观澜的居民前来借阅图书。
 
       书本精挑细选,打开书包有种仪式感。走进松和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笔者看到了“共享书包”。它外形就是一个双肩书包,书包上印有民生微实事项目和党群服务中心的标识。从3岁到12岁,每一个年龄的孩子都有他们的专属书包,里面各放置了5—8本适合他们的读物。例如一年级小朋友的书包内就会有童话和绘本进行搭配,五年级的书包内会开始放入文学名著。
 
       对于松和社区参与“共享书包”项目的孩子来说,每两个星期的一次归还和借阅,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打开一个刚领回来的书包,就像拆礼物一样。因为80个书包内,没有一本书是重复的。
 
    “每次将新的书包带回家,孩子都迫不及待要打开它,周末为了看书甚至可以一天不出门。”家长吴小蓉告诉笔者,正在上六年级的女儿从两年前就开始参与到项目中,几乎把10—12岁的“共享书包”内的图书都看完了。由于阅读量剧增,女儿的写作和朗诵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挑选合适的书籍,是“共享书包”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松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主任冼少英曾进修过儿童阅读相关课程,她在挑选书籍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二是调配好不同类型书籍比例,三是适当地加入一些流行度高的读物。
 
       打开书包后,笔者发现每个书包里的书总价都超过200元。在“共享书包”内,不乏有像《淘气包马小跳》这种流行的儿童读物,给低龄段儿童配置的流行读物数量会被严格控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书包内的绘本读物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文学名著和科普读物。
 
    “我的小孩已经10岁了,他很喜欢看漫画,但是我们会让他尽量少看。”家长李长宏告诉笔者,“共享书包”的好处在于帮助家长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如果放开让孩子去选书,他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开始看漫画。“共享书包”内提供的曹文轩、叶圣陶等名家的作品非常适合孩子阅读,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读名家作品的习惯。另外,《流浪地球》这类科幻作品选得也很不错,孩子非常喜欢。
 
       注重可持续性破解亲子阅读难题。松和社区在《书香益万家——1+N共享书包项目结项报告》中指出,传统的儿童阅读缺乏亲子共读的意识,更多是由学校以作业的方式进行驱动。学生和家长都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书,这使得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解决为“完成任务”而阅读的现象是项目发起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小朋友们很少能在两周内来党群服务中心读完5—8本书,如今将‘共享书包’带回家后,他们几乎都做到了。”冼少英如是说。
 
       在“共享”理念的支持下,松和社区以书包为媒介,线上线下亲子阅读分享活动为推手,让流动的图书和不间断的活动在社区内形成一种热爱阅读的氛围。2019年,项目就举办了亲子阅读讲座1场、故事爸妈养成记(亲子阅读培训)3场、亲子书友会8场、书包漂流季10期。
 
       合适的选书,精心准备的活动,让项目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也逐渐形成了口碑。对于“共享书包”的项目而言,它还有另外一个使命,就是解决项目可持续化的问题,而不是像以前“做一次讲座,办一场演出”那样,活动“来得快,也去得快”。
 
       项目起源于2017年,原名“梦想书包”,被称为“共享书包”的1.0阶段。当时项目直接从社会机构处采购服务,一旦终止付费,项目就会失去管理,影响后续的发展。
 
       冼少英表示,2019年,项目列入民生微实事后,采购的图书是党群服务中心的资产,在后续的活动举办中被反复利用。这样,项目的后续投入就会随之递减,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顾“共享书包”项目成立的初衷,松和社区党委书记、松和社区工作站站长邱胜根表示,图书不能成为一种摆设,它只有在流动中才会产生价值。社区在做民生微实事项目时,首先考虑的是群众的现实需求,其次是项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他认为,阅读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为他们提供阅读资源,一方面能够让书本的知识对孩子产生持续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流转,让图书的影响力能够在社区内持续下去。
 
       服务再升级项目平台将不断延伸。松和社区“共享书包”目前已经经历了1.0、2.0、3.0三个不同的版本更迭。随着服务的升级,项目的平台也在不断延伸。在1.0阶段,当时项目直接从社会机构处采购服务,仅仅提供项目阶段计划,没有持续服务的管理与跟进。
    
       从2.0阶段开始,项目被列为民生微实事项目,由社工和居民义工负责运作,并进行了以上升级:将帆布袋换为双肩包、增加图书种类和数量、设置线上线下活动。
 
       在3.0阶段,书包的数量与2.0持平,维持在80个左右,每个书包内的书本增加1—2本。从活动运营方面来看,2.0版本中成功孵化第一批故事爸妈的10位成员上岗,他们将自主在社区内开展亲子阅读讲座、图书分享会等活动。
 
       项目运作以来,松和社区从未丢失过一本图书,并且每次归还和借阅时家长都会主动帮忙检查和清点。冼少英告诉笔者,“共享书包”虽然有一套借阅规则,但是更多的还是依靠居民自觉。在初次登记时,居民不需要填写身份证号也不需要缴纳任何押金。
 
     “是否害怕项目会因为经费问题而中断?”对此,邱胜根并不担忧。他表示,项目具有成本递减的特点,其规模可以根据经费的多少进行控制。另外,该项目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图书漂流活动。
 
       邱胜根指出,未来,当“共享书包”走向成熟后,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在书包内加入关爱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读物对孩子们进行宣传和教育。二是通过活动平台,将聚集而来的一帮热心公益的家长培育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更多的社区事务中。
 
       不经意间,“共享书包”已经走过了第三个年头。在这些年里,它陪伴了不少儿童的成长。参加项目3年的巫思琦小朋友在感谢信中写道:“感谢各位社工姐姐为我们坚持到今天,‘共享书包’是我最喜欢的活动,里面有很多好看的书,希望这个活动能继续办下去,在我眼里,‘共享书包’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文章转载于南方日报
 
 


上一篇:【香岭】“小雷锋”参与社区文明行为宣传活动
下一篇:【新联】“义家人,益起走”新联社区义工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