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社工服务撑起养老之伞——城市养老服务的惠州探索
2016-05-04 17:07:03 点击: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他还强调,家政服务和社会养老都是经济“新动能”。
当前,老龄化正在成为广东乃至中国的一大趋势。据《广东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人口预测数据计算,2010年至2020年间,广东的老年人口数量年均将增加28.86万人,年增长率为4.32%,将是各年龄人口中数量增长最快的人群。而《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空巢”老人目前已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这将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
谁来养老?成为当下面临的一道现实难题。在广东,由于不同的城镇结构和社会环境,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的部分地区,分别在城市和乡村探索出渐显成效的养老服务模式。南方日报就此推出“谁来养老”系列报道,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分别选取城乡养老服务的区域样本,以资为广东养老服务提供借鉴,启发思考。
4月14日下午,家住惠城区桥西街的老人姚牛,在家里等待着社工余友相的上门探访;而在桥西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72岁的严明义正向小组伙伴传授钩织方法。
两个简单的场景,便勾勒出惠州市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2012年,惠州市在全省率先试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政府通过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丰富的社区活动服务低龄、健康老人。3年后,在此基础之上,服务中心逐步将入户探访作为常规内容,为辖区内低保户、五保户、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惠州市在养老服务均等化方面的探索,反映出城市居家养老的内核: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料或在老年人服务中心提供日托服务。
作为珠三角城市群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惠州素有“惠民之州”的城市期许,其城市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或许能为省内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借鉴。
入户探访??老人足不出户享社工服务
4月14日下午,天空飘着细雨,社工余友相和萧楚岩撑起雨伞,开始了当天的入户探访。从惠州市桥西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桥西中心”)到北江社区,步行需要15分钟。这段曲折小路,两人已不知走过多少次。
68岁的姚牛,是桥西中心常规探访的7户老人之一。作为“三无老人”,姚牛在北江直街一间44平方米的老房子里独居了27年。
“上次给您拿的大米吃完了没?”一进门,余友相便开始询问。作为低保户,姚牛每月有550元补助,仅够日常开支。4月初,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花钱买了药,家里便无米下锅了。桥西中心社工得知这一情况,便第一时间送去50斤大米。
为独居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是惠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入户探访服务的重要内容。
“今天吃了什么”“腰痛好点了没有”“最近下雨家里有没有渗水”……两位志愿者仔细记录下姚牛的生活起居情况。
从姚牛家出来,两位社工紧接着前往位于北门大街的另一户老人家。吴瑞喜今年90岁,独自居住在一间复式楼里。她的女儿每天早上会做好一天的饭菜,在和老人吃过早餐后便会去忙碌了。
3年前,吴瑞喜的膝关节出现病变,无法正常行走,漫漫长日,她只能独自在家陪着电视机度过。这一次,社工不仅为老人带去了温暖与欢笑,还有一份理疗食谱。余友相说,也是在3年前,吴瑞喜左手臂开始浮肿,但查不出病因,医生想抽血为她做检查,却总抽不出。因此,中心营养师开了活血的红糖姜水食谱。
为独居老人提供健康和膳食服务,是桥西中心入户探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桥西中心主任林倩如介绍,中心向辖区12个居委会了解情况后,确定了7户低保、五保、失能老人,为他们提供常规性的入户探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家居、健康、康复、膳食等多个方面,每月至少提供12小时的上门服务。此外,桥西中心156人的志愿者团队也会不定期进行入户探访,仅3月份,家庭探访户数达到45户。
服务内容??多种文娱活动及健康服务
社工的入户探访服务,以桥西中心为平台而展开。该中心建立于2012年,是惠州第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政府每年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向社工组织购买服务。2015年9月,惠州市惠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惠颐社工”)开始承接该中心的运营。
中心提供两种形式的服务,一是入户探访,二是以中心为场所,组织辖区内低龄、健康长者开展日间活动。服务内容包括社交及教育、家居、志愿者发展、日间照料、康复、膳食、个案、转介9个方面。
14日下午,两位社工入户探访的同时,更多的老人正在桥西中心进行团体活动。
“这一针要绕过来钩。”72岁的严明义在桥西中心的活动室里,指导王翠连钩织杯套。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于当天下午安排了“秀手学钩花”活动,虽然下着雨,还是有不少老人如约前来。
相比入户探访,中心内的活动更丰富。惠颐社工运营桥西中心半年多,已培养了红棉合唱团、老年人舞蹈团、老年乐舞蹈团、快乐西湖文艺舞蹈团、“心灵手巧”手工协会活动等常规活动。此外,中心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健康讲座、义诊理疗服务。
目前,辖区内2.3万余位老年人都可来该中心享受服务。“随着我们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活动内容的丰富和标准化,越来越多的老人愿意前来中心参与活动。”惠颐社工副总干事冯晶说,参与活动的人数从去年10月的单月不到400人次,发展到今年3月的1068人次。
桥西中心的运营模式,是惠州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从2012年开始,惠州市逐步在19个街道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最初仅以社区中心为平台,组织老年人开展兴趣活动,发展到把入户探访作为常规服务项目,惠州市已平稳度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期。
养老探索??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
截至2014年底,广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194万,占全省户籍总人口的13.44%。近10年间,老龄化水平上升了2.11个百分点。根据《广东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人口预算数据计算,2010年至2020年间,广东的老年人口数量年均增长28.86万人,年增长率为4.32%,是各年龄人口中数量增长最快的人群。至2050年,广东老龄化程度将达到23.77%,进入重度老龄化的行列。
与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养老床位“缺口大”。根据省民政厅提供的数据,截至2015年6月份,全省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约22.6张,离目标差7.4张。
因此,早在2010年广东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9073”目标。这也是惠州于2012年在全省率先试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时所提出的目标。
所谓“9073”,是指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获得照顾,7%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目前,惠州市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覆盖率基本达到10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覆盖率也已达到50%。”惠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李学文说。
今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全面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2020年,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的目标。
李学文坦言,政府在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也产生一些困惑。“惠州市有200多个城市社区,以每个中心每年平均运营经费20万元计算,全面铺开后,全市每年财政支出仅此一项就超过4000万元。另一方面,社工组织的数量和服务标准化程度也有待提高。”他说。
他认为,在财政给予充足支持、社工组织服务更丰富和标准化的基础上,若老年人的养老观念有所转变,愿意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购买服务,形成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产业链,将更有利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